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。
文章于 2023年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微信屏蔽
再多的知识 也说服不了认知封闭的人 文:赵瑜 编:木叶
某年某月某日,中午时分,历史学者张宏杰发了一条微博,如下:
@张宏杰 中午请老舅吃肥牛,跟老舅又干了一仗。
老舅说你们研究历史的都是瞎扯,历史没有真相;你总说是北朝鲜先打的南朝鲜,你看着了?你参加了?
我说老舅,这些都有各种档案资料在啊!打个比方,今天中午咱们吃的什么,过一个月你可能记不住了,再聊起来,明明是肥牛,你非说吃的是卤煮。可如果菜单留下了,小票留下了,这个事儿就能说清楚啊,怎么叫历史没有真相呢?研究历史的根据的就是这些留下来的东西。
老舅怒道,果然知识越多越反动! 一时间评论热烈。
张宏杰颇有几册畅销书,比如《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》文笔直追《万历十五年》。他还有一个身份,是清华大学秦晖的博士后,可谓前有著述,后有专业,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学院派通俗写作者。
然而,这样丰富的学识,在他舅舅面前,算是失效了。 为什么失效? 因为他的舅舅的认知系统早已经封闭。
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他们跨越年龄,也跨越学历,也就是说,封闭认知系统的人,并不只是工人啊农民或者是社会上的低收入阶层,绝不仅仅是这样的规律。有很多政府官员,尤其是文化单位的一些体制内的工作人员,他们的认知系统也是封闭的。
所谓封闭,就是,他们只能接受固定来源的信息。比如,若说某城市防疫出了问题,所有人说坏,他都是要骂娘的,顺便还会给你扣一个帽子。但是,如果最高层问责某城市的主要领导,那么,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转发,恨不能占有世界上所有的道德,猛烈抨击那些出了问题的单位。
所以,他们不是不接收负面的信息,只是不接收你传递出来的负面信息。 再次,像张宏杰的舅舅这一代人,是中国经历最为复杂的一代人。
他们被国家的命运所左右,然而,大多数人随着国家的开放和进步而受益。他们选择性地忘记了之前被国家折腾的记忆。这种选择性记忆的人格属于“被塑造型人格”,这样的人格天然喜欢最安全的答案。有时候,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判断是错的,因为,他们觉得那样是安全的。
随着国家叙事的一点点改进,他们也正在经历判断标准的变化。但是,一旦国家明确表态一个东西,那么,第一时间喊破嗓子也要赞美的,是他们。因为,他们只是本能地想融入某一个正确的体系里,好求得一种确定的安全感。 最后,认知封闭的人,一般都不读书。因为读书意味着会对比,甚至还意味着要思考。这些需要动用判断系统的脑力活动,都非常需要时间投入,且丝毫不会有收入。
所以,认知封闭的人,大多处于生存边缘,又或者是已经非常小康,但是却又没有时间来享受精神的快乐。所以,这些人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最简单粗暴的逻辑线上,犹如“盲人摸象”,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片段而已。
一个复旦大学历史专业博士、清华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后、知名的历史学者和作家,都无法说服他的舅舅。这足以证明,一旦对方的逻辑封闭,那么,你就是一本打开的百科全书,也全无用处。因为,这位舅舅所享受的,是一种舒适区域的逻辑自洽。
你说服不了我,我不痛苦,是你的痛苦。 那么,话说到这里了,沟通还有意义吗?
有的。意义在哪里呢?
意义在于,认知封闭的人不论有多少,其实,他们都将成为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证据,那就是,他们只能活在精神的浅薄层面,不论他们是富裕还是贫穷,都享受不到追逐真相的丰富,传播常识的愉悦,以及为了人类永恒的价值而付出努力的责任感。 张宏杰说服不了他的舅舅,这不是张宏杰的损失。
是他舅舅的损失吗?好像也不能这样说,因为他舅舅打死也不会承认的,甚至会觉得很好笑的。
那是谁的损失?
是这个国家的损失。因为,一个国家将来的强大,不是靠张宏杰的舅舅这样的人,而是靠那些听得进别人的观点的人。
三观不合,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,尤其是同一个家庭不同年龄层的人。即使如张宏杰老师那样笔下生花的历史学者,也无法说服自己的舅舅。
在这个三观颠倒,立场比真相更重要的时代,能够把事实和人性纠葛(价值立场)融合在一起,跳出教科书的条条框框,避开单纯的史料考据和毫无下限的戏说的作品,实在太少。
为此,先知书店特别精选经济、法律、历史、政治和教育等五大学科的好书,推荐给读者,助力读者突破认知局限,打破常识壁垒。
◎张维迎《市场的逻辑》:本书是反对“强盗的逻辑”的正本清源之作,是张维迎教授最好的书之一,打破了经济必须有强权干预的认知。
◎张明楷《刑法的私塾》:法律,不是单纯的条文体系,而是民族精神的浓缩,读法律即是读文明。这套书提供了一套健全的法律思维,读之可有效提高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。
◎“张宏杰作品集”:张宏杰自称“历史的局外人”,他对历史有着新颖而有趣的独到见解。读他的作品,不仅仅是读历史,更是对历史认知的一次革新。
◎“西方政治学经典套装”:这是一套深入解读西方政治的著作,读了这套书就会发现,现在流行的很多政治词汇其实都被歪曲了,这是一套深度醒脑的佳作。
◎赵洪云《爸爸与小孩》:一个又一个有趣且真实的小故事,充分体现了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本书打破了“教育靠学校”的认知。父母的三观对孩子至关重要。
感兴趣的读者,可识别下图二维码,一键收藏,在好书中找到三观契合的益友。
其他
再多的知识,也说服不了认知封闭的人
- 荐读 -
▍延伸阅读
新“坐井观天”:关乎认知,更关乎未来,但却长期被误解的两大史识